
- 商铺名称:
- 甘肃新世纪书刊
- 支付模式:
-
- 商铺评分
- 描述相符:
- 5.0分
- 服务态度:
- 5.0分
- 发货速度:
- 5.0分
- 商铺描述:
- 点一柱书香续一份书缘本公司成立于1994...
- 客服电话:
-
18209463559
0931-8508019

-
暂无数据.
- 商品品牌: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商品名称:
大宋王朝(全三册)(长篇历史小说经典书系... -
内文方式:
图文本 -
出版社:
其它 -
ISBN:
其它 -
定价:
100 -
纸张:
轻型纸 -
书号:
9787535485991 -
适合阅读年龄:
其它 -
版本:
平装 -
是否塑封:
是 -
作者地区:
中国大陆
编辑推荐
1.遍观国内历史小说,文字之美之雅能超过颜廷瑞《大宋王朝》的没有几部。
2.《大宋王朝》写透了中国古代士大夫的高洁自守和理想主义的光辉,读时激情满怀,读后扼腕叹息。
3.强乎?弱乎?一个王朝留下千古谜团。是耶?非耶?三位名士身后任人评说。《大宋王朝》揭开尘封的历史,还原一个王朝的风云变化,留给后人长久的思考。
内容简介
逝者如斯,舒心畅意的奢风侈雨,送走了大宋王朝近百年的辉煌。危墙之下岂有安逸,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寻求振兴图强之路,年轻皇帝赵顼更是壮怀激烈,立誓要变革图新,建下不朽功勋。于是,王安石在皇帝赵顼的支持下,以霹雳手段和他的九项变法措施,开始了历史上著名的“熙宁变法”。这一声势迅猛的变革,震撼了沉醉于“百年无事”的朝廷、因循故习的百官,冲击着导致国家积贫积弱的旧制陈法,唤醒了衰飒的民心。但在新法的推行过程中,随着“缺失”的出现,王安石、司马光、苏轼这三个“大归相同、操术各异”的挚友之间开始了激烈的政争,以至水火不容。公心私情,相亲相抵,荣辱升迁,悲欢离合,展示了一代名臣奇才特异的人格和社会大变革中扑朔迷离的复杂因由。
作者以雅丽脱俗的文字,生动再现了那段风云跌宕的历史,并以变法为主线,贯穿了大宋王朝的典章制度、风俗人情、诗词歌赋、戎马纷争,再塑了以王安石为首的政客、文人形象,读来心潮澎湃,有身临其境之感。作者简介颜廷瑞,男,汉族,陕西省华县人,1931年8月生,沈阳军区政治部离休干部,一级作家,中国作这协会、中国戏剧家协会、辽宁作家协会、辽宁戏剧家协会会员。主要著作有:大型话剧《太后不嫁》、大型歌剧《菊花岛》、长篇历史小说《庄妃》、长篇纪实文学《威震台海》、长篇传记文学《范仲淹》等。
目 录
第 * 回 百年辉煌付流水 君臣聚议论变法……………………………001
第 二 回 陈季常义救歌女 苏子瞻禅赋王诗……………………………010
第 三 回 纲不移变法问世 时不待介甫放蹄……………………………026
第 四 回 吕慧卿一针见血 王介甫“偷梁换柱”………………………034
第 五 回 吕献可夜访书局 司马光语助介甫……………………………041
第 六 回 琵琶报恩进苏府 王诜话别入宴席……………………………051
第 七 回 琼林苑君臣答对 苏子瞻侃论商鞅……………………………061
第 八 回 宋皇帝进退两难 王介甫一语释疑……………………………069
第 九 回 二府三司失权柄 同声相应织罪名……………………………080
第 十 回 菊花盛会惊环宇 红烛残酒话凄凉……………………………096
第 十 一 回 读《离骚》君实教子 闻墨香老友交心…………………………106
第 十 二 回 雅驸马情慰公主 贤公主画赠苏轼……………………………119
第 十 三 回 箫声幽咽触灵魂 杀气诡厉现血刃……………………………127
第 十 四 回 奸惠卿暗设陷阱 耿司马跌入泥潭……………………………136
第 十 五 回 司马自责愧先帝 淳甫悲号哭师恩……………………………144
第 十 六 回 司马光冒死奏谏 苏子瞻奋笔上书…………………………152
第 十 七 回 变法纷争白热化 皇帝心绪乱如麻…………………………164
第 十 八 回 皇帝用谋期太平 大臣离心难相容…………………………175
第 十 九 回 惊恐笼罩宰执府 安石夜闯福宁宫…………………………183
第 二 十 回 安石善辩服皇帝 征诛再起苦贤臣…………………………191
第 二十一 回 苏子瞻头悬利剑 司马光失意朝廷…………………………200
第 二十二 回 御苑射弓显盛世 皇宫设宴藏玄机…………………………216
第 二十三 回 怜丈夫王妻买妾 性高洁安石拒美…………………………231
第 二十四 回 恨无穷聚散匆匆 浇块垒其乐融融…………………………246
第 二十五 回 别京都子瞻无憾 送长亭王诜有情…………………………258

划线价格:指商品曾经展示过的销售价,仅供参考。
未划线价格:指商品的实时标价,具体成交价格根据商品参加活动,或使用优惠券,积分等发生变化,最终以订单结算页价格为准。
此说明仅当出现价格比较时有效。